本网页特邀报告介绍顺序与大会程序无关
|
|
|
特邀报告:邓建松教授 陈发来教授
|
|
报告题目:等几何分析与几何造型
|
|
|
摘要: |
等几何分析( Isogeometric Analysis, IGA )是近几年国际上出现的一 |
种基于 CAD 模型的精确几何表示直接进行有限元分析( FEA )的 |
新型技术。在这种技术中,不需要进行原来 FEA 所需要的繁琐的网 |
格生成,也不会出现由于求解区域的逼近而导致的计算误差,从而 |
使 CAD 模型的 “ 设计-分析 ” 过程达到更高精度和更加紧密的结合. |
IGA 技术的出现,为已趋成熟的几何造型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 |
|
报告中,报告人将综述 IGA 的基本框架, IGA 对几何造型领域提出 |
|
的新问题等,并简单介绍报告人所在课题组在此方向的初步尝试。 |
|
|
|
邓建松教授简介: |
|
1971 年出生于中国山东。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教授,博士 |
|
生导师。主要从事函数逼近论、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计算机图形 |
|
学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工作。在多元样条函数空间的维数、分片代数 |
|
曲面拼接,动态隐式曲面造型, m 基的计算、理论和应用, T 网格 |
|
上的样条函数及应用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工作。曾经或正在主持两项 |
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|
|
的研究。到 2010 年 5 月为止,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 |
|
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,其中 SCI/EI 收录四十多篇。中国工业与应用 |
|
数学学会“几何设计与计算”专委会委员。入选教育部 2008 年度教育 |
|
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。 |
|
|
|
陈发来教授简介: |
|
1982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学习,分别于1987年、1989年、 |
|
1994年获计算数学专业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1994至1995年在美国 |
|
杨伯翰大学做博士后,1995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副 |
|
教授、教授。现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,计算数学学 |
|
会常务理事,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|
|
会评委,《Visual Computer》,《Numerical Mathematics--Theory, Methods |
|
and Applications》,《数学与系统科学》,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 |
|
学学报》等期刊编委。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计算机 |
|
图形学。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0 |
|
余篇。陈发来教授与美国学者Sederberg教授合作关于曲面隐式化的 |
|
工作在Siggraph上发表,被认为是“近五年来几何造型领域最重要的 |
|
的科学论文之一”,所创立的动曲线与动曲面方法被同行称为曲面 |
|
隐式化的三大方法之一,有关工作被国内外同行引用超过100次。 |
|
此外,陈发来教授在分片代数曲面与隐式曲面造型,曲线与曲面的 |
|
μ基理论及其应用方面做出开创性的工作,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 |
|
会议做特邀报告。陈发来教授于1992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 |
|
奖,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2001年 |
|
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,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 |
|
金,200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。2008年他所指导的研究生获 |
|
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。 |
|
|